宁夏以数字技术赋能残疾人就业
2025年7月26日,在APEC残疾人政策主席之友小组主办的“残疾人就业支持与融合发展”研讨活动中,宁夏残联以“数字技术赋能残疾人就业”为主题,分享了创新实践经验,展现了中国在推动残障人士深度融入数字社会方面的前沿探索。宁夏的实践成果获得与会各方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宁夏为数字时代促进残疾人实现较高质量就业树立了标杆,彰显了中国在残疾人数字化服务领域的领先地位。
建章立制,构建数字助残的长效机制
宁夏残联将数字助残视为系统性工程,着力构建可持续、可复制的制度保障与包容生态。中国残联出台支持宁夏建设黄河流域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区专项政策,为宁夏残疾人事业对标全国一流、实现优化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宁夏残联联合九部门共同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进科技助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擘画了未来五年数字助残的蓝图,聚焦数字无障碍技术研发应用、残疾人数字素养提升、数字化就业创业空间拓展、支持保障体系完善等核心领域,为科技赋能残疾人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和坚实的制度支撑。宁夏“智慧残联”系统依托大数据与智能算法,构建残疾人技能画像库和岗位需求库,实现“人岗匹配”从粗放向智能精准的跃升,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数字赋能,开辟残疾人精准就业新赛道
宁夏残联聚焦数字技术的普惠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特点,在突破传统就业壁垒、创造多元化就业岗位上进行实践创新。探索“数智融合”的无障碍招聘新范式,创新采用“直播带岗+AI数字人推介+公交移动融媒体联播”模式,打造沉浸式求职体验,有效破解偏远地区残疾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难题,显著提升岗位触达率与匹配效率。探索数字化职业转型精准赋能路径,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合作落地“集善乐业”项目,采用“集中培训+居家就业”模式,重点孵化“数据标注师”“云客服专员”等数字新职业,项目累计培训442人,稳定就业248人,就业转化率超56%。“十四五”以来,全区累计组织开展残疾人电商运营、云客服、数据标注等新职业技能培训72期,成功助力57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涌现出辛宝同、王婷等一批闪耀着自强不息光芒的创业典范。
包容共享,打造全场景无障碍数字环境
宁夏残联将平等、便捷、无碍的数字环境作为基础,通过“终端+应用+场景”深度融合,构建覆盖“出行—生活—学习—就业”的全链条数字助残生态。出行方面,融合红外感应与语音交互技术,积极推动在城市路口红绿灯杆安装智能过街音响提示装置,视障人士通过手机APP或按物理按键接收红绿灯信息、车流方向等,安全过马路更有保障。交通方面,积极打造“数字助盲示范线路”,借助公交导盲车载终端,实现“人、车、站”智能互联,视障乘客通过手机APP实时掌握公交信息,出行便利度大幅提升。服务方面,在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盲人按摩医院部署电子盲道系统,视障人士通过室内电子标识、蓝牙音箱与手持终端APP配合,精准导航至各个功能区,享受数字化室内导航服务。
宁夏残联将继续秉持“科技向善”理念,深化数字技术在助残领域的推广应用,推动数字赋能残疾人就业工作向农村地区延伸,努力弥合城乡差距,让数字之光照亮每一位残疾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征途,使“平等、参与、共享”的理念在数字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